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关于举办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状态监测与智能诊断)学术创新论坛的通知
关于举办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状态监测与智能诊断)学术创新论坛的通知
为了促进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领域的学术交流,加强状态监测与智能诊断方向的人才培养,打造江苏省研究生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兹定于2024年11月在徐州市举办江苏省研究生高等装备与智能制造(状态检测与智能诊断)学术创新论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论坛组织主办单位:江苏省工学Ⅰ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承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联办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协办单位:江苏徐工国重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徐州科瑞矿业科技有限公司指导单位: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组织委员会:周公博、李彦斌、范孟豹、陆向宁、张磊、程磊、刘年胜学术委员会:宋爱国(东南大学)、袁慎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熙源(东南大学)、朱忠奎(苏州大学)、许飞云(东南大学)、府晓宏(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沈长青(苏州大学)、杨建华(中国矿业大学)、蒋全胜(苏州科技大学)、王华(南京工业大学)、王延杰(河海大学)、李可(江南大学)、陆宝春(南京理工大学)、李磊(江苏科技大学)、肖茂华(南京农业大学)、许桢英(江苏大学)、刘文艺(江苏师范大学)二、论坛时间地点会议时间:2024年11月22日至23日(11月22日22:00前报到)会议地点:徐州宝信君澜度假酒店(徐州市铜山区华山路8号)三、论坛主题分论坛主题围绕但不限于以下领域:(1)机电装备智能运维(2)机械状态信号处理与应用(3)AI驱动的机械健康监测(4)原位测试与无损检测及评价四、参会人员高校相关研究方向研究生、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特邀专家、论坛组织单位领导、与论坛内容相关的研究院所和企业代表等。五、参会费用论坛不收注册费,交通住宿费用自理。六、研究生分论坛报告1、研究生分论坛仅征集由研究生提交的摘要,模板见附件1。经评审通过的摘要,研究生需到会发言。2、请于2024年11月12日前,将摘要(PDF格式)连同参会回执(见附件2)发送至yjslt_kdjd@163.com。2024年11月14日前,反馈摘要评审情况和修改意见。3、论坛将组织专家对口头报告进行评选,颁发获奖证书。4、拟到会交流但不提交摘要的研究生,请于2024年11月12日前发送参会回执登记。2024年11月14日前,反馈参会许可情况。5、研究生范围不限于江苏省内高校。七、联系方式联系邮箱:yjslt_kdjd@163.com论坛组织咨询:0516-83590705,陈老师学术事务咨询:15950680349,范老师扫码下载附件附件1+摘要模板附件2+回执
 2024-11-05   1131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水工振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水工振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1月6日,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水工振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河海大学召开。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张燎军教授、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秘书长李彦斌副教授、江苏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钱向东教授、江苏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赵兰浩教授、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副院长冉启华教授,以及来自东南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国电南瑞水利水电公司等十余个省内单位共50余人参会。会议由冉启华教授主持。张燎军副理事长代表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致辞,他表示,专委会的成立,将汇聚水工振动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技术培训等服务,促进江苏振动工程学科的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李彦斌秘书长宣读学会关于专委会成立的文件,河海大学岑威钧教授任专委会主任委员,河海大学赵兰浩教授、江苏大学高波教授、扬州大学王川教授、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陆俊教高、国电南瑞水利水电公司胡波教高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河海大学王伟强教授为专委会秘书长,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曹翔宇高工为专委会副秘书长。会议进行了专委会授牌仪式以及委员聘书发放仪式。钱向东副理事长代表江苏省力学学会、赵兰浩副秘书长代表江苏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为专委会的成立致辞祝贺。随后,专委会进行了首届水工振动专委会学术报告。江苏大学高波教授、河海大学张汉云副教授、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曹翔宇高工分别作特邀报告。新任专委会主任委员岑威钧教授代表专委会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表示,将以水工振动专委会成立为起点,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努力为省内外学术交流和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成立大会结束后,专委会召开了首届专委会委员会议,并就下一阶段工作安排进行了讨论。
 2024-03-05   1519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三次理事会顺利召开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三次理事会顺利召开
2023年12月23日,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三次理事会在靖江召开。本次会议由省振动工程学会主办,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动态测试分析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承办,融通航空发动机科技有限公司、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北京航天希尔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协办。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学术部三级调研员宋佳,学会理事长费庆国等出席会议,来自我省振动工程领域的近120位专家学者参会。 开幕式上,江苏省科协学术部三级调研员宋佳、学会理事长费庆国、熊卫华总经理分别致辞。宋佳调研员向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充分肯定了学会近年来的工作,表示学会在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本次年会是一次前沿科技的学术碰撞、聚焦产业的学术分享、推动创新的学术盛宴,并对学会进一步发展给予了高度厚望。费庆国理事长总结了学会2023年取得的主要成绩,并表示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能够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振动工程学科的发展和应用,未来学会将继续秉持学术共同体的发展理念,集众人之智、聚众人之力、成众人之事,努力打造一 流的科技社团。熊卫华总经理代表东华测试,对与会者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并对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表达了衷心的祝贺。他强调了振动工程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性,并表示作为承办单位,东华测试将全力支持会议的顺利进行,并表示愿意与各位专家学者携手共进,共同推动振动工程学科的发展。在开幕式之后,学会秘书长李彦斌向大家详细汇报了学会在2023年的主要工作成果。这一年里,我们紧紧围绕“发展”这一核心主题,在党建工作、组织建设、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奖励表彰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李秘书长还宣布了学会在2024年的新主题:“提升”,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替身自我能力,旨在全面增强学会的群众组织力、学术引领力、战略支撑力、文化传播和社会影响力。随后,首届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隆重举行。经过严格的评审和筛选,2023年度共有10个项目(个人)荣获首届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环节由学会领导和参会代表共同主持,为获奖者颁发了荣誉证书,以此表彰他们在我省振动工程领域的杰出贡献。 年会主论坛环节,四位专家带来了精彩的主旨报告。南京理工大学姚建勇教授、南京工业大学方海教授、融通航空发动机科技有限公司常国强副总经理、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陈填嵘分别带来了精彩的报告。他们分别就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成果进行了深入讲解,并就当前振动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下午举行了3个平行分论坛,聚焦于最 新研究成果、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等议题。与会者纷纷表示,通过分论坛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分论坛的与会者表示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深相互了解与合作,共同推进学科发展。同时,他们也期待未来能够举办更多类似的学术交流活动,为振动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至此,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第七届三次理事会暨首届学术论坛圆  满闭幕。通过本次会议,与会者不仅深入了解了振动工程领域的最 新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还进一步加强了学术交流和合作。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学会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为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4-11-25   2368
学会动态 |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成功举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导会”
学会动态 |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成功举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导会”
为深化会员服务效能,提升青年科技人才科研项目申报水平,推动振动工程领域高质量发展,2月22日,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导会”在南京成功召开。会议特别邀请了国内振动工程领域资深专家东南大学蒋书运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舜酩教授主讲,吸引了省内十余所高校的青年学者参会交流。会议由学会青工委主任委员陈强主持。会议紧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要点,解读了当前基金申报的政策导向与热点方向,围绕选题创新性、研究方案可行性、申请书撰写技巧及评审标准解析等核心环节展开系统指导。为强化指导实效,会议特别设置了“专家问诊”环节,两位专家结合自身丰富的评审经验,对各位青年学者的基金进行一对一深度剖析,并提出了详实的修改建议。东南大学教授 蒋书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李舜酩参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辅导会内容干货满满,既有宏观政策指导,又有具体操作技巧。陈强主任总结会议,他表示,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青年学者指明了基金申报方向,还激发了青年人才的创新思维,为推动振动工程领域的科技创新注入了新动力。未来,学会将持续关注科技工作者的需求,通过举办学术沙龙、专家对接会等形式活动,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切实履行“为人才筑基、为创新搭台”的学会使命。供稿: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2025-05-14   113
12 共18条 2页,到第 确定
会员申请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