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学会动态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动态测试分析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动态测试分析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2023年12月23日,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动态测试分析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会议承办单位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召开。江苏省科协学术部宋佳处长,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东南大学二级教授费庆国教授,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秘书长东南大学李彦斌副教授,东南大学许飞云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舜酩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福瑞副教授,苏州大学朱忠奎教授,江苏科技大学凌宏杰副教授,江苏东华测试副总经理顾剑锋,东华校准总经理陈立,自定义测控总监徐立,华东区总李忠以及其他专家代表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江苏东华测试副总经理顾剑锋主持。学会秘书长李彦斌副教授首先宣读学会关于专委会成立的文件,学会任命江苏东华测试副董事长王江波为专委会主任,任命东南大学李彦斌副教授、东南大学许飞云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福瑞副教授、苏州大学朱忠奎教授、江苏科技大学凌宏杰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周公博教授为专委会副主任,任命江苏东华测试副总经理顾剑锋为专委会秘书长。随后由学会理事长费庆国教授致辞发言,费老师感谢江苏东华测试对学会一贯的支持,希望借助专委会成立的契机,与成员单位加强技术交流,在专业方向上更上一层楼。接着宋佳处长致辞发言,宋佳处长进一步鼓励立足专委会的职能定位,充分发挥专委会平台的优势, 积极开展研究,为学会的发展添砖加瓦。最 后与会专家和学者就动态测试分析与控制领域的最 新研究成果、技术进展和行业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整个成立大会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圆 满结束。
 2024-01-03   565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2023年12月23日,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会议承办单位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召开。本次会议由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主办,由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江苏省科协学术部宋佳处长,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东南大学二级教授费庆国教授,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秘书长东南大学李彦斌副教授,东南大学张培伟副教授、东南大学张大海副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谭小俊副教授、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徐培飞博士、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王猛博士、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郭飞博士、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蒋灵杰博士和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亓歌博士及其他专家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东南大学张培伟副教授主持。     会上,首先由学会秘书长李彦斌副教授宣读工委会成立函,学会任命东南大学张培伟副教授为首届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矿业大学王猛博士和南京理工大学郭飞博士为副主任,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蒋灵杰博士为秘书长。随后由学会理事长东南大学费庆国教授致辞发言。费庆国理事长首先祝贺科普工作委员会(后文简称工委会)正式成立,然后希望工委会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鼓励大家深入科学普及工作一线,着力开展重 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积极深入中小学,为学会科学普及工作提档升级做贡献。接着宋佳处长致辞发言,宋佳处长进一步鼓励工委会班子成员能立足工委会的职能定位,积极开展科学普及工作,同时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学普及的深刻论述和江苏省科协是由江苏科联和江苏科普两大机构合并而来的历史情况来进一步阐述科学普及的重要性,接着宋处长从科学普及需求上分析,认为科学普及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推广能更有效抵制伪科学,以及从义务和人才培养角度分析强调科技工作者具有普及科学知识和培养学科人才的义务。最 后宋佳处长鼓励工委会成员积极开展科普创作和科普活动,为江苏省科学普及工作添砖加瓦。    随后宋佳处长和学会理事长费庆国教授共同为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授牌,以及为首届科普工作委员会主要委员颁发聘书。    接着本届科普工作委员会张培伟主任介绍2024年度工委会工作重 点,然后费庆国理事长和宋佳处长分别进行点评,随后与会人员深入探讨2024年度科学普及工作计划。整个成立大会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圆 满结束。
 2023-12-28   1529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12月23日,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江苏省泰州靖江市召开。本次会议由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主办,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毕勤胜教授、江苏省科协学术部三级调研员宋佳处长以及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出席会议。会议由江苏大学韩修静教授主持。会议选举了江苏大学韩修静教授为专委会主任,南京理工大学王国平教授、河海大学曹茂森教授、常州工学院李成教授、东南大学李彦斌副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余本嵩副教授、苏州大学王刚副教授为专委会副主任,江苏大学姜文安副教授为秘书长。      毕勤胜教授代表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宣读了专委会成立函并致辞。他指出非线性振动专委会的成立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作出战略部署,要切实落实到位”的重要举措。宋佳处长希望专委会要围绕行业发展的重 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开展研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决策建议,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要充分发挥专委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国内外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要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传承和弘扬行业优秀文化,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专委会成立大会结束之后,召开了首届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有4位学者作了会议特邀报告,分别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汝盟副研究员的“多层二维纳米谐振器动力学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周良强教授的“几类飞行器结构模型中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研究”、常州工学院李成教授的“基于非局部应变梯度理论的自供电纳米带力-热-电多场耦合振动”、盐城师范学院陈振阳博士的“快-慢激励作用下压电屈曲梁采集器的分岔与簇发行为”。与会专家结合科研实际与报告内容积极提问,就相关学术问题开展了深度交流。
 2023-12-28   681
关于申报2024年“江苏科技智库计划(青年)项目”的通知
关于申报2024年“江苏科技智库计划(青年)项目”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全体会员:根据江苏省科协《关于申报2024年“江苏科技智库计划(青年)项目”的通知》(苏科协发〔2023〕173号),我会拟开展2024年“江苏科技智库计划(青年)项目”申报相关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研究方向      围绕党和政府科技政策、科创人才、创新体制、科技治理、科技前沿等方向,开展决策咨询课题研究,研究题目由申报人自行拟订。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科技力量配置、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文化培育、科学家精神弘扬、国际科技交流、科研环境建设等。2.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等。3.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人才政策优化、人才战略布局、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人才国际交流、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科技人才落户、青少年后备人才培育等。4.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体经济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科技服务业体系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等。5.全 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强省建设、粮食安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乡村建设行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等。6.推进健康江苏建设。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医药传承创新、人口老龄化应对、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等。7.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碳达峰碳中和;长江大保护;太湖治理等。二、实施方式      根据《江苏省科协调研课题管理办法》实施该计划项目。研究时限为7个月。以培养智库青年骨干为目标,支持省内青年智库人才开展建言献策,建设资政能力强、创新活力足、发展潜力大的智库专家队伍。入选的每个课题组给予一定资助。所有计划项目须统一申报、统一遴选、统一立项、统一验收,可参与2024年江苏科技智库优秀成果奖评选。三、成果要求      1.每个入选项目提交1篇成果总报告和1篇决策咨询建议专报。成果总报告篇幅控制在1.2万字左右,决策咨询建议专报篇幅3000字左右。原则上建议专报须在课题结题前完成。      2.所有成果如发表,须经江苏省科协同意,并注明2024年”江苏科技智库计划(青年)项目”字样。四、申报条件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立场坚定,遵纪守法,具有良好学风作风,恪守科学道德。       2.在申报该计划项目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研究专长,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学术研究基础。3.申报人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79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具有(或相当于)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4.已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中国科协、江苏省科协相同主题内容项目的,不得重复申报该计划项目。同一年度同一个申报人只能申请一个省科协调研课题项目。五、申报程序       1、请有意向的会员认真填写《2024年“江苏科技智库计划(青年)项目”项目申报书》,并于2023年12月31日前将相关申报材料发送至学会邮箱。2、按照江苏省科协要求,我会申报名额不超过2个,学会将根据申报情况确定人选并报送至江苏省科协。六、材料报送地址/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老师联系      邮箱:jszdgcxh@163.com      联系电话:18012912012      邮寄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真武路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4号楼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2023年12月4日
 2023-12-05   1552
关于开展“2024年江苏省自然科学百篇优秀学术成果论文推选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2024年江苏省自然科学百篇优秀学术成果论文推选工作”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学会会员:       根据《关于开展2024年江苏省自然科学百篇优秀学术成果论文推选工作的通知》(苏科协发〔2024〕41号)要求,学会可推荐6篇优秀学术成果论文。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选条件       1. 参选论文须为近3年内全文发表在正式出版的具有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的国内外自然科学类学术刊物(不含增刊)上的中英文论文(正式出版时间: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2. 参选论文包括研究性论文和综述性论文,优先推荐已转化应用的学术成果论文。观点、评论、快报、总结、译文、科技专著、科普文章等不属于推选范围。       3. 参选论文的成果、版权应属于江苏省内的单位和个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属地在江苏,第一作者、第一通讯作者须在江苏工作或学习。       4. 参选论文不得存在知识产权、署名权等争议,内容不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保密规定及产业政策要求。       5. 已入选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以及获省级(含)以上优秀论文认定的不再参与推选。       二、组织方式       1. 符合参选条件的论文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讯作者经所在单位同意并公示后进行申报。每人每年限报1篇,同一论文只能向一家推荐单位申报。       2. 作者所在单位对参选论文的相关情况进行确认,并在相应渠道公示不少于5 个工作日。       3. 学会将组织专家对学术成果论文进行初评,并择优推荐。       三、申报要求       1. 申报作者在规定时间内注册登录申报推选系统(登录入口:http://kcis.octabox.cn),选择相应的推荐单位和学科领域(附件1),按申报书内容及要求(附件2)在线填报提交相关申报材料。       2. 作者申报入口开放时间为 2024年3月20日至4月15日,推荐单位推荐截止时间为2024年4月30日。 3.填写《2024年江苏省自然科学百篇优秀学术成果论文申报书》,并将申报书的纸质版2份和电子版寄交(发)至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秘书处。       4.申报截止日期为2024年4月15日(以邮戳为准),逾期将不再受理。       四、联系方式联系人:王老师联系邮箱:jszdgcxh@163.com联系电话:18012912012邮寄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真武路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4号楼
 2024-04-09   763
关于开展2024年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选宣传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2024年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选宣传活动的通知
各设区市党委宣传部、科协、科技局(委)、工信局(国防科工办),中国科学院驻苏各单位,各省级学会、高校科协、省部属企事业单位科协: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团结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强大的创新自信奋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征程,现决定开展2024年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选宣传活动。具体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界转化深化,广泛开展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选宣传活动,深入挖掘一批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坚持科技为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典型,团结引 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四个面向”,学习最美、争当最美,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力量。二、活动安排1.广泛动员。各地方、各单位、各学会收到通知后要层层发动,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深入挖掘身边科技人员在全 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的重大任务中展现出的感人事迹,选树一大批先进典型,积极参与推荐申报。2.组织推荐。按照富有先进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原则,兼顾不同类别、不同年龄的科技工作者,注重向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倾斜。各设区市科协联合市委宣传部、科技局(委)、国防科工办和服务本地的中科院有关单位,共同遴选推荐候选人不超过4名;各省级学会遴选推荐候选人不超过2名,其他单位遴选推荐候选人1名。优秀科技人员特别集中的推荐渠道,经各主办单位研究同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推荐名额。所有候选人均应通过上述推荐渠道产生。推荐材料要客观、准确、完整,不得涉及国家秘密。3.遴选发布。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科技厅、中科院南京分院、省国防科工办结合实际推荐情况,组织对候选人进行评选,最终遴选确定2024年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人选,并择优推荐参加2024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根据相关要求,主办单位将采取适当的形式向全省发布“最美科技工作者”。各地方、各单位、各学会可结合实际发布本地区本系统本领域“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参评人选。4.学习宣传。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在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期间发布,全 面组织学习宣传活动,组织省、市主流媒体对学习宣传活动进行广泛报道,形成宣传声势。用活用好新媒体,通过“三微一端”等渠道平台,推送“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典型事迹,不断扩大活动影响力。灵活运用宣讲交流、典型访谈等形式,采取微视频、微课堂等群众接受的方式,讲好感人故事、谈出学习心得、升华使命责任,把学习宣传活动激发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投身创新实践的实际行动,团结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各地方、各单位、各学会要结合实际,学习宣传本地区本系统本领域的“最美科技工作者”。三、遴选标准1.政治过硬。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坚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风廉洁,遵纪守法;恪守科学道德、树立良好学风;淡泊名利、艰苦奋斗、无私奉献。2.业绩突出。注重推荐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前沿领域和基础研究上作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或国家 安全重大挑战作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重要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坚持服务社会,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公众科学素质提升作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3.事迹感人。适合公开宣传,有突出的先进性、代表性和影响力(不包括现役军人)。4.面向基层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各地方、各学会、各单位推荐人选要突出基层一线、聚焦青年科技工作者典型,其中各地方、各学会推荐45岁(含)以下科技工作者人选不低于50%。四、有关要求1.加强领导。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选宣传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做好科技工作者政治引 领和政治吸纳的有效举措。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筹划部署,严密组织实施,积极稳妥做好各相关工作,确保活动有力有序有效推进。2.统筹协调。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协调、形成合力,组织好本地区本系统本领域“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选宣传活动,及时推荐报送典型线索,配合做好采访、拍摄,共同把活动抓出质量、抓出声势、抓出影响。3.坚持原则。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择优”原则,严格评选标准,充分发扬民主,保证推荐质量。推荐工作要坚持以科技工作者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工作实绩为衡量基准,要按照民主程序确定推荐人选,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可与同期开展的各类先进人物推选工作统筹开展,尽可能减少基层工作负担。4.务求实效。要研究探索、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典型宣传的内在规律,面向不同人群进行精准传播,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引导力。要充分考虑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特点和实际需求,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的积极性,切实发挥好典型示范的激励作用。力戒形式主义,使活动真正得到科技工作者的普遍欢迎,受到各界群众的热情关注。5.材料报送要求。各单位请于2024年3月15日前,将推荐材料电子版、加盖公章的纸质版报送省科协调研宣传部。推荐材料包括:(1)推荐工作情况报告、2024年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汇总表(见附件2)、2024年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选宣传活动开展情况表(见附件3)各1份,须加盖推荐单位公章;(2)《2024年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推荐表》(见附件1)原件2份;(3)推荐人选小2寸正面免冠彩色照片,以及体现其先进事迹的生活或工作照片3—5张,照片请提供jpg格式,不小于2MB,用姓名作为照片名。(4)选报人物宣传工作的视频1—2个(MP4或MOV格式,单个时长在5分钟以内,分辨率为横版1920*1080)。(5)以上材料请提供Word版和PDF版各一套。联 系 人: 龚一钦电    话: 025—83625043邮寄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30号同心大厦1014房间电子邮箱:jskxdxb@163.com附件: 1.2024年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推荐表2.2024年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汇总表3.2024年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选宣传活动开展情况汇总表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江苏省国防科工办2024年1月8日
 2024-04-09   810
项目申报 | 关于申报2024年江苏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通知
项目申报 | 关于申报2024年江苏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通知
各会员、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界转化深化,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根据《江苏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设与服务管理办法》,决定开展 2024 年江苏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对象全省范围内能够有效展示、宣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 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中,为科技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个人和团队先进事迹的示范性场所。共有 4 个类别:1.场馆场所类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是指规模较大、常年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科学家(科技类人物)个人或群体类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科学会堂、重大科技工程纪念馆(遗迹)等机构。2.院所校企类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是指规模较小,设立在科研院所、学校、企业内,以面向内部人员为主,定期向社会公众开放的科学家(科技类人物)个人或群体类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校(所、企)史馆、科技文化场所等机构。3.故(旧)居类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是指规模较小、常年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经修缮或重建的科学家或科技类人物生活场所。4.其它体现科学家精神教育内容的场所。二、申报时间2024 年 4 月 2 日前,逾期不予受理。    三、申报材料申报材料要客观、准确、完整,包括:《2024 年江苏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推荐申报表》(WORD 版和 PDF 盖章版);开展相关活动的照片 1—5 张,用基地名称+序号作为照片名;选报开展相关工作的视频 1—2 个(MP4 或 MOV 格式,单个时长在5 分钟以内,分辨率为横版 1920*1080 或竖版 1080*1920)。申报推荐材料凡涉及国家秘密的,严格执行相关保密规定。四、认定程序1.申报推荐。申报单位将《2024 年江苏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推荐申报表》,报送学会秘书处邮箱:jszdgcxh@163.com。2.综合评定。省科协将联合各主办单位,组织专家结合申报材料、实地走访、观摩活动等方式对申报单位进行综合评定。3.公示和认定。拟认定基地的名单将向社会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向符合认定条件的单位颁发“江苏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牌匾,此次认定的有效期为 2024—2028 年。五、联系方式联系人:王老师联系邮箱:jszdgcxh@163.com联系电话:18012912012邮寄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真武路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4号楼
 2024-04-09   998
12...9101112131415 共145条 15页,到第 确定
会员申请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