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学会动态
喜报 | 我会理事单位【东菱振动】入选江苏省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名单
喜报 | 我会理事单位【东菱振动】入选江苏省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名单
近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发布《江苏省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名单》。其中,我会理事单位【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入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部署,推进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有关专项任务,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国知发运字〔2024〕6号),以快推动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切实将专利制度功能转化为创新发展强大动能。经申报、推荐、遴选、审查等环节,江苏共500家中小企业进入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苏州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 业务范围涵盖高端装备研制、测试试验服务、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等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航天、航空、船舶、轨道交通、汽车、电子等领域。先后承担了神舟系列、天宫系列、嫦娥系列、风云、北斗等重大项目的试验配套服务。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先后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重点新产品”“中国专利优秀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光荣称号。
 2025-07-03   164
通知 | 关于开展2025年度江苏省新质生产力科技馆申报的通知
通知 | 关于开展2025年度江苏省新质生产力科技馆申报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挖掘和整合利用社会科普资源,宣传江苏新质生产力最新成果,推动新质生产力科普专项行动任务落实,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省科协决定遴选发布一批2025年度江苏省新质生产力科技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内容与对象申报内容:2025年度江苏省新质生产力科技馆申报对象: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事业单位。重点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二申报条件(一)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会员单位(二)建有具备新质生产力特色的场馆,内容聚焦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展示科技创新突出成果,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方面具有示范引领作用。(三)场馆有一定规模的常设展厅,配有科普工作人员。(四)场馆以常年开放、定期开放或预约等方式对公众开放,能提供讲解体验等接待服务。(五)具有新质生产力特色的科研中心、实验室、生产车间等场所应吸纳作为新质生产力科技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力所能及的开放服务。三组织方式(一)申报。各相关单位通过江苏省科协计划项目管理信息平台(网址http://kxsb.jskx.org.cn,技术咨询电话0510-85229289)“科普江苏”计划入口进行申报,在线填报江苏省新质生产力科技馆申报表(见附件),并上传申报表PDF盖章版以及照片等附件材料。申报时间为2025年6月15日-7月15日。(二)审核。学会将登录江苏省科协计划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对申报单位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将符合条件的申报对象向省科协推荐。(三)遴选。省科协组织专家对推荐对象进行遴选,遴选结果经公示等程序后公开发布,并向相关单位颁发“江苏省新质生产力科技馆”牌匾,有效期5年。四联系方式联系人:陈老师联系电话:13915822612电子邮箱:jszdgcxh@163.com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真武路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4号楼301附件:江苏省新质生产力科技馆申报表
 2025-07-03   144
学会动态 |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参加江苏省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沙龙系列活动——内部规范化治理专场
学会动态 |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参加江苏省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沙龙系列活动——内部规范化治理专场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社会组织发展的战略部署,推动江苏省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6月16日,江苏省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沙龙系列活动——内部规范化治理专场在南京举办。来自全省各级社会组织的负责人、专家学者及相关单位代表共14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秘书处负责人参加活动。活动伊始,江苏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黄丹敏发表讲话。她强调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党的领导贯穿到社会组织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同时,社会组织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规政策,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升规范化运作水平。她号召全省社会组织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内部治理、党建引领和规范运营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综合效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冯少东在致辞中表示,目前省科协所属科技类社会组织175家,个人会员总数60多万人,是江苏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省科协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四服务”职责定位,以建设现代科技社团为目标,按照“分类指导、因会施策、精准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持续实施省级学会服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培育了一批社会信誉好、发展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服务成效显著、内部管理规范的一流学会。冯少东指出,本次沙龙活动聚焦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这一关键议题,对于提升社会组织治理效能、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专家研讨环节,民政职业大学李长文教授作“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管理 促进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授课,从我国社会组织发展概况与未来趋势、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常见问题、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路径与策略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的核心内涵和实施路径。江苏省委社会工作部“两新”工委办公室副主任杜良灿围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剖析了党建工作对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引领作用。苏港会计师事务所副所长刘祥则从专业角度分析了“社会组织运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为社会组织规范运营提供了实务指导。在经验分享环节,江苏省医师协会、江苏省篮球运动协会两家社会组织负责人分别结合各自协会的实践,分享了内部规范化治理的先进经验和创新举措,为参会社会组织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沙龙活动设置了互动交流环节,参会人员围绕社会组织发展、社会组织党建、年检评估、换届选举、薪酬管理、税务筹划等具体问题踊跃提问,与会专家一一给予专业解答。现场讨论热烈,交流深入,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本次沙龙由江苏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指导,江苏省学会服务中心、江苏省社会组织促进会联合主办。未来,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将继续积极参与各类学习交流活动,提升学会建设能力,推动江苏省社会组织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展现更大作为。
 2025-06-18   151
通知 | 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
通知 | 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
根据《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与评选工作的通知》要求,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以下简称“我会”)拥有推荐权,现开展2025年度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推荐奖项、渠道与推荐名额(一)推荐奖项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设成果奖和人物奖,成果奖每年评选一次,人物奖每两年评选一次,逢双年评选。2025年只推荐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奖项分为一、二等奖2个等级,下设基础研究、技术发明和工程应用3个类别。授奖率一般不超过30%,其中一等奖授奖数不超过可授奖总数的25%。(二)推荐渠道与名额我会将从历年“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中择优向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推荐,名额不限。本年度“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相关通知已发布在学会官网、微信公众号平台,申报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通知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3Y2Us4lTKwuPKL3XKg77A二、其他事项推荐项目和个人基本条件、推荐书填写等事项详见《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与评选工作的通知》(通知链接:https://www.csve.org.cn/35/202506/864.html)。三、截止日期1.申报:2025年6月30日2.推荐:2025年8月5日3.推荐材料报送:2025年9月5日四、联系方式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联系人:陈老师联系电话:13915822612电子邮箱:jszdgcxh@163.com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真武路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4号楼301
 2025-06-18   174
学会动态 | “第十一届水利、土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暨工程安全与智能化论坛”在南京顺利召开
学会动态 | “第十一届水利、土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暨工程安全与智能化论坛”在南京顺利召开
6月13至15日,由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等单位承办的“第十一届水利、土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暨工程安全与智能化论坛”在河海大学顺利召开。会议聚焦“工程安全与智能化”主题,重点研讨数智背景下水利、土木、交通和能源等工程领域的前沿理论和关键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建集团首席科学家、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张宗亮,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夏军,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段虹,河海大学校长郑金海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内外200余名专家学者和行业人士参加会议。开幕式由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张燎军教授主持,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费庆国教授出席会议。张宗亮院士指出,工程安全是民生之基,智能化是发展之翼。“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构建智慧水利体系”“提升城市韧性”等国家战略。水利、土木工程作为支撑国土空间安全的“硬脊梁”,其安全内涵已从“单一抗灾”拓展为“全生命周期韧性保障”,其发展范式正加速向“数据驱动、智能决策”转型。如何以人工智能、数字孪生、5G物联等前沿技术赋能工程安全,突破“黑箱预警”“被动响应”的瓶颈,构建“感知—分析—决策—调控”一体化智能体系,已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本次会议通过整合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南京水科院等科研机构以及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等央企龙头资源,构建了“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三位一体的深度合作模式,为工程领域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夏军副主席表示,近年来,江苏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不断加大在水利、土木等传统优势领域的科技投入,推动水利、土木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助力工程行业的全链条革新,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江苏省科协将持续高度重视水利、土木工程等传统优势学科领域的发展,积极为相关学会、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学术活动和科研攻关提供坚实支撑。段虹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表示,我国正全面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强化涉水科技问题研究和创新协作,大力推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提升水治理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能力。本次会议汇聚了众多水利、土木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希望通过深入交流、碰撞智慧,共同为工程安全与智能化贡献真知灼见。郑金海校长介绍,近年来,河海大学聚焦“工程安全与智能化”核心领域并取得显著成绩,形成我国水利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一体化创新国家级平台。本次论坛聚焦数字孪生、智能建造与监测、韧性城市等前沿议题,将有力推动工程安全从传统的“经验驱动”向现代化的“智能引领”转变。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宗亮、胡亚安、殷跃平,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郝洪分别作《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坝技术发展与创新》、《现代运河工程通航水力安全与挑战》、《复杂山区巨型水库长期地质安全研究》、《新一代土木工程结构抗震分析设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主题报告。大会还设立了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综合学科三个分会场,开展60余场研究报告,与会学者交流与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构筑了一个高水准、专业化的交流与对话平台,更为推动工程安全与智能化领域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未来,学会将持续秉持开放合作、创新驱动的理念,积极组织更多高质量、高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为激发科研活力、推动行业技术革新贡献智慧与力量。
 2025-07-03   153
通知 | 关于推荐2025年江苏省科技传播专家的通知
通知 | 关于推荐2025年江苏省科技传播专家的通知
各会员:根据《关于推荐2025年江苏省科技传播专家的通知》,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现开展2025年江苏省科技传播专家推荐工作,请意向申报人于6月15日前联系学会登记。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推荐名额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可推荐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1人、省科技传播专家5人。申报人须为学会会员。二推荐条件(一)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推荐条件1.政治思想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严谨的科学精神、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学风。2.学术造诣高。必须是省内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有正高级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在本学科或行业领域内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3.示范作用强。积极引领带动本单位或行业领域科普工作,充分利用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和全国科普月等时间节点,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在科普创作、科学传播、科普演讲等方面有效发挥示范作用,有力带动单位行业科普工作。近两年参与科协组织的重要科普活动不少于5场次,或创作的科普作品不少于5个。(二)江苏省科技传播专家推荐条件1.政治思想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严谨的科学精神、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学风。2.业务技能熟。具备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学术水平及科普专业能力得到所在行业领域的广泛认可。3.科普成果多。充分利用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和全国科普月等时间节点,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在科普创作、科学传播、科普演讲等方面表现突出。近两年参加的科普活动不少于10场次,或创作的科普作品不少于5个。欢迎推荐院士担任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发挥科普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本单位和行业领域科普工作。三省科技传播专家职责省科技传播专家须履行下列职责:(一)开展科普创作。围绕学科(专业、领域、行业)前沿科技进展和基本科技常识等,开展科普创作,开发或创作优秀科普教材、展教品、图书、影视作品、文艺节目等。在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项目时,注重撰写科普文章或制作科普视频向公众传播最新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成果。(二)组织科学传播。面向五大重点人群,结合重大科技事件、主题日、纪念日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月等时间节点,开展科普报告、科普论坛和科技志愿服务等活动,创新科普形式,打造科普品牌,强化科普成效。注重开展新质生产力科普,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针对学科或行业相关社会热点焦点和突发公共事件,及时开展应急科普,科学辟谣引导社会舆论。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展科学传播。(三)推动团队建设。积极引导吸纳学科领域内科技工作者加入科普工作团队,注册成为科技志愿者和科普中国信息员,每年制定团队工作目标和计划,完成科普活动、科普创作等任务要求。注重科普服务质量,在省科技传播专家有效期内团队应至少打造1个科普活动品牌。积极参加省科协“科普江苏·院士专家科普基层行”等品牌活动,竭诚服务基层群众。(四)拓展科普工作。参与所在单位、相关学科行业科普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推进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为科普工作建言献策。推动单位开发优质科普资源,面向公众开放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科技展馆等。四推选程序按照“个人申报、组织推荐、评审发布”程序进行。(一)个人申报1.申报时间。6月10日至7月20日,逾期不予受理。2.申报对象。从事科研、教学或科普工作的专家,符合推荐标准条件,均可自愿提出申请,但须经工作单位同意并进行公示后方可申报。有效期满的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可重新申报。3.申报方式。申报人登录“江苏省科协计划项目管理信息平台”(http://kxsb.jskx.org.cn),通过“科普江苏计划”项目,填写《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推荐表》或《江苏省科技传播专家推荐表》(见附件),同时将推荐表盖章版PDF文件、公示证明材料、开展的科普活动和创作的科普作品相关佐证、科普演讲视频、1张个人2寸证件照片等必要的佐证材料作为附件上传。(二)审核推荐在7月20日前,学会通过 “江苏省科协计划项目管理信息平台”(http://kxsb.jskx.org.cn),择优向省科协推荐申报对象。(三)评审发布省科协组织专家对推荐对象进行评审,评审结果经社会公示等程序后予以发布,向认定对象颁发聘书,聘期5年。五有关要求(一)申报人和学会要及时提交有关材料,申报人须在申报截止日前将推荐材料(盖章版推荐表、单位公示证明文件、开展科普活动及创作等佐证材料)一式二份寄送省科协科普部。(二)申报人可向有推荐资格的一个单位提交申请,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和省科技传播专家不可兼报,不可多渠道重复申报。(三)省科协往年认定且在有效期内的省科技传播专家及团队要充分发挥专家优势,积极开展科普创作、科普活动、科技志愿服务、科普中国信息传播等工作。六联系方式联系人:陈老师电话:13915822612邮箱:jszdgcxh@163.com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真武路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4号楼301附件:1.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推荐表2.江苏省科技传播专家推荐表附件1-2江苏省科技传播专家推荐
 2025-06-12   152
学会动态 | 全国科技活动周 ·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首个科技服务站在苏州正式揭牌
学会动态 | 全国科技活动周 ·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首个科技服务站在苏州正式揭牌
5月27日,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首个科技服务站在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菱公司”)正式揭牌。学会理事长、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费庆国,苏州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东菱公司董事长府晓宏,学会秘书处、分支机构代表及东菱公司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费庆国理事长表示,成立科技服务站是学会践行“四服务一加强”职责的重要实践。东菱公司作为振动工程领域的领军企业,其技术成果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国家战略领域。今后双方要进一步深化合作,将科技服务站做深做实,联合攻关核心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行业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持续注入动能。府晓宏董事长表示,东菱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未来将依托科技服务站平台,进一步深度融合学会资源,突破技术瓶颈,提升工程化能力,拓展应用领域,为振动工程技术革新与人才培养贡献更多力量。学会秘书长、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助理李彦斌介绍了学会的基本情况,学会理事、东菱公司副总经理叶腾波详细阐述了科技服务站的定位、目标、功能职责及未来工作计划。费庆国理事长与府晓宏董事长共同为科技服务站揭牌。学术交流环节,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江苏大学教授樊薇,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南京理工大学讲师蒋灵杰分别作《IQ不平衡校正及动态位移测量新方法》《基于颗粒解析算法的气固两相流数值仿真技术研究》主题报告,分享了他们在振动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心得。与会代表就振动工程技术、行业发展趋势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科技服务站的落成,标志着学会与东菱公司的合作迈向新阶段。未来,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科学普及等多方面协同发力,携手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典范。会前举行了“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高端装备振动试验技术”主题科普展览,展示了振动工程在各行业中的实际应用成果。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张培伟参与参观。
 2025-07-03   552
123456...1314 共137条 14页,到第 确定
会员申请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