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 学会动态
学会动态
优秀成果展示 | 2024年度江苏省行业领域十大科技进展 ——100吨超大推力电动振动试验系统
优秀成果展示 | 2024年度江苏省行业领域十大科技进展 ——100吨超大推力电动振动试验系统
1项目名称100吨超大推力电动振动试验系统2主要完成单位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3项目简介超大推力电动振动试验系统是宽频域内模拟大型被试件实际使用动力学环境的重大科研仪器,主要用于发现被试件结构设计缺陷、检验被试件动力学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针对国内电动振动试验系统存在驱动能力弱、发热量大、大负载下控制性能差等问题,无法满足我国航空、航天、交通、船舶等领域国家重大工程大型装备研制的试验需求。本项目在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等支持下,通过产学研联合自主创新,突破了关键技术,研制了世界最大100吨超大推力电动振动试验系统,在神舟飞船、探测器和载人资源舱等国家重大工程推广应用。研究成果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26件;以胡海岩院士为主任、翟婉明院士为副主任的专家组鉴定认为:总体水平国际领先。4项目创新亮点发明了轻质高强动圈结构及动圈可靠导向技术,研制了超大型功率放大器,解决了试验系统可靠驱动难题。提出了超大功率驱动双螺旋耦合温升抑制方法,动圈自适应高效冷却控制技术,研发了超大功率驱动并联式冷却系统,解决了超大推力试验系统高效冷却难题。提出了超大型功率放大器并联均流控制方法,强负载扰动下高精度功率谱复现控制技术,系统全状态可视化监测平台,解决了超大推力电动振动试验系统高性能运行控制难题。5项目社会影响该成果授权俄罗斯发明专利1件、中国发明专利26件,获软件著作权5件,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入选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世界之最科技成果。项目成果在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火星探测器和载人空间站资源舱等国家重大工程高端装备推广应用,受到了中央电视台、央广网、科技日报、人民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在科技强国建设浪潮中,东菱公司始终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敢于先行、敢打头阵,除了自主研制的100吨超大推力电动振动试验系统,近年来还推出了长冲程试验系统、加速台车、双波冲击试验机、新型复合材料离心试验机等多项创新成果。未来,东菱公司将锚定更高目标,持续深耕前沿科技领域,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落地,以更多突破性成果助力行业升级,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注入强劲动能。
 2025-07-03   194
喜报 | 我会理事单位【东菱振动】入选江苏省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名单
喜报 | 我会理事单位【东菱振动】入选江苏省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名单
近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发布《江苏省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名单》。其中,我会理事单位【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入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部署,推进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有关专项任务,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国知发运字〔2024〕6号),以快推动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切实将专利制度功能转化为创新发展强大动能。经申报、推荐、遴选、审查等环节,江苏共500家中小企业进入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苏州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 业务范围涵盖高端装备研制、测试试验服务、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等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航天、航空、船舶、轨道交通、汽车、电子等领域。先后承担了神舟系列、天宫系列、嫦娥系列、风云、北斗等重大项目的试验配套服务。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先后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重点新产品”“中国专利优秀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光荣称号。
 2025-07-03   164
学会动态 |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参加江苏省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沙龙系列活动——内部规范化治理专场
学会动态 |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参加江苏省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沙龙系列活动——内部规范化治理专场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社会组织发展的战略部署,推动江苏省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6月16日,江苏省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沙龙系列活动——内部规范化治理专场在南京举办。来自全省各级社会组织的负责人、专家学者及相关单位代表共14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秘书处负责人参加活动。活动伊始,江苏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黄丹敏发表讲话。她强调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党的领导贯穿到社会组织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同时,社会组织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规政策,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升规范化运作水平。她号召全省社会组织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内部治理、党建引领和规范运营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综合效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冯少东在致辞中表示,目前省科协所属科技类社会组织175家,个人会员总数60多万人,是江苏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省科协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四服务”职责定位,以建设现代科技社团为目标,按照“分类指导、因会施策、精准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持续实施省级学会服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培育了一批社会信誉好、发展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服务成效显著、内部管理规范的一流学会。冯少东指出,本次沙龙活动聚焦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这一关键议题,对于提升社会组织治理效能、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专家研讨环节,民政职业大学李长文教授作“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管理 促进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授课,从我国社会组织发展概况与未来趋势、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常见问题、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路径与策略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的核心内涵和实施路径。江苏省委社会工作部“两新”工委办公室副主任杜良灿围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剖析了党建工作对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引领作用。苏港会计师事务所副所长刘祥则从专业角度分析了“社会组织运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为社会组织规范运营提供了实务指导。在经验分享环节,江苏省医师协会、江苏省篮球运动协会两家社会组织负责人分别结合各自协会的实践,分享了内部规范化治理的先进经验和创新举措,为参会社会组织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沙龙活动设置了互动交流环节,参会人员围绕社会组织发展、社会组织党建、年检评估、换届选举、薪酬管理、税务筹划等具体问题踊跃提问,与会专家一一给予专业解答。现场讨论热烈,交流深入,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本次沙龙由江苏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指导,江苏省学会服务中心、江苏省社会组织促进会联合主办。未来,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将继续积极参与各类学习交流活动,提升学会建设能力,推动江苏省社会组织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展现更大作为。
 2025-06-18   151
学会动态 | “第十一届水利、土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暨工程安全与智能化论坛”在南京顺利召开
学会动态 | “第十一届水利、土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暨工程安全与智能化论坛”在南京顺利召开
6月13至15日,由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等单位承办的“第十一届水利、土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暨工程安全与智能化论坛”在河海大学顺利召开。会议聚焦“工程安全与智能化”主题,重点研讨数智背景下水利、土木、交通和能源等工程领域的前沿理论和关键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建集团首席科学家、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张宗亮,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夏军,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段虹,河海大学校长郑金海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内外200余名专家学者和行业人士参加会议。开幕式由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张燎军教授主持,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费庆国教授出席会议。张宗亮院士指出,工程安全是民生之基,智能化是发展之翼。“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构建智慧水利体系”“提升城市韧性”等国家战略。水利、土木工程作为支撑国土空间安全的“硬脊梁”,其安全内涵已从“单一抗灾”拓展为“全生命周期韧性保障”,其发展范式正加速向“数据驱动、智能决策”转型。如何以人工智能、数字孪生、5G物联等前沿技术赋能工程安全,突破“黑箱预警”“被动响应”的瓶颈,构建“感知—分析—决策—调控”一体化智能体系,已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本次会议通过整合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南京水科院等科研机构以及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等央企龙头资源,构建了“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三位一体的深度合作模式,为工程领域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夏军副主席表示,近年来,江苏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不断加大在水利、土木等传统优势领域的科技投入,推动水利、土木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助力工程行业的全链条革新,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江苏省科协将持续高度重视水利、土木工程等传统优势学科领域的发展,积极为相关学会、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学术活动和科研攻关提供坚实支撑。段虹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表示,我国正全面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强化涉水科技问题研究和创新协作,大力推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提升水治理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能力。本次会议汇聚了众多水利、土木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希望通过深入交流、碰撞智慧,共同为工程安全与智能化贡献真知灼见。郑金海校长介绍,近年来,河海大学聚焦“工程安全与智能化”核心领域并取得显著成绩,形成我国水利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一体化创新国家级平台。本次论坛聚焦数字孪生、智能建造与监测、韧性城市等前沿议题,将有力推动工程安全从传统的“经验驱动”向现代化的“智能引领”转变。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宗亮、胡亚安、殷跃平,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郝洪分别作《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坝技术发展与创新》、《现代运河工程通航水力安全与挑战》、《复杂山区巨型水库长期地质安全研究》、《新一代土木工程结构抗震分析设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主题报告。大会还设立了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综合学科三个分会场,开展60余场研究报告,与会学者交流与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构筑了一个高水准、专业化的交流与对话平台,更为推动工程安全与智能化领域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未来,学会将持续秉持开放合作、创新驱动的理念,积极组织更多高质量、高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为激发科研活力、推动行业技术革新贡献智慧与力量。
 2025-07-03   152
学会动态 | 全国科技活动周 ·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首个科技服务站在苏州正式揭牌
学会动态 | 全国科技活动周 ·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首个科技服务站在苏州正式揭牌
5月27日,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首个科技服务站在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菱公司”)正式揭牌。学会理事长、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费庆国,苏州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东菱公司董事长府晓宏,学会秘书处、分支机构代表及东菱公司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费庆国理事长表示,成立科技服务站是学会践行“四服务一加强”职责的重要实践。东菱公司作为振动工程领域的领军企业,其技术成果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国家战略领域。今后双方要进一步深化合作,将科技服务站做深做实,联合攻关核心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行业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持续注入动能。府晓宏董事长表示,东菱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未来将依托科技服务站平台,进一步深度融合学会资源,突破技术瓶颈,提升工程化能力,拓展应用领域,为振动工程技术革新与人才培养贡献更多力量。学会秘书长、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助理李彦斌介绍了学会的基本情况,学会理事、东菱公司副总经理叶腾波详细阐述了科技服务站的定位、目标、功能职责及未来工作计划。费庆国理事长与府晓宏董事长共同为科技服务站揭牌。学术交流环节,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江苏大学教授樊薇,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南京理工大学讲师蒋灵杰分别作《IQ不平衡校正及动态位移测量新方法》《基于颗粒解析算法的气固两相流数值仿真技术研究》主题报告,分享了他们在振动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心得。与会代表就振动工程技术、行业发展趋势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科技服务站的落成,标志着学会与东菱公司的合作迈向新阶段。未来,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科学普及等多方面协同发力,携手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典范。会前举行了“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高端装备振动试验技术”主题科普展览,展示了振动工程在各行业中的实际应用成果。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张培伟参与参观。
 2025-07-03   552
学会动态 |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赴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交流 共谋联动发展新篇
学会动态 |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赴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交流 共谋联动发展新篇
为加强与国家级学会合作交流,共同推动振动工程领域发展,2025年5月19日,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秘书长李彦斌一行赴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走访交流。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方,常务副秘书长何欢等出席交流会。李彦斌秘书长对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长期以来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简要介绍了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及主要工作成果。他提到,省级学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而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作为国家级学会,在组织建设、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与丰富经验。因此,省级学会需要加强与国家级学会的紧密联动,积极寻求帮助与指导,不断汲取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持续提升自身的办会水平和服务能力,实现学会的发展壮大。张方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对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与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在振动工程领域肩负着共同的使命与责任,双方应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开展多方位、深层次的联动合作。例如,在党建指导工作层面,要加强沟通交流,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学会各项工作规范、高效开展;在学术交流上,可联合组织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议,为科技工作者搭建更广阔更优质的交流平台;在科学普及领域,可携手探索多样化的科普形式和途径,扩大科普覆盖面,提升科普效果,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在奖励举荐工作上,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挖掘振动工程领域的优秀科研成果和杰出人才,进一步激发领域创新活力。此次交流不仅增进了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与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之间的了解与信任,更为双方未来的合作指明了方向。双方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为新的起点,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作机制,持续深化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为我国振动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2025-07-03   151
学会动态 | 第八届多体系统动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学会动态 | 第八届多体系统动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5-27日,“第八届多体系统动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南京隆重举行。本次学术研讨会由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智能系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共同承办,江苏省振动工程会动态测试分析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与《动力学与控制学报》协办。来自73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60余位代表共聚六朝古都南京,围绕多体系统动力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关键技术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了深入研讨。研讨会开幕式由学会智能系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黎亮教授主持。南京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赓,中国力学学会多体动力学与控制专业组组长、大会主席刘才山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田强教授分别致辞。王赓院长在致辞中对与会专家学者、青年才俊表示欢迎,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力学学科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青年学者的殷切期望。刘才山教授在致辞中深刻阐述了多体系统动力学学科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鼓励与期望将激励青年学者在学术道路上勇攀高峰,不断追求卓越。田强教授于致辞中全面总结了专委会在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的工作成果,同时也为我们青年学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合作机会。研讨会共安排了六个大会特邀报告,分别为:北京大学胡俊教授的《三角形和矩形网格上的弹性力学问题混合有限元方法》、清华大学黄伟希教授的《生物飞行与游动的涡动力学与升力/推力产生机制》、南京理工大学廖文和教授的《特种微纳卫星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动力学应用》、浙江大学王宏涛教授的《高动态足式机器人设计》、复旦大学徐凡教授的《形貌力学:生长、手性与曲率》、上海交通大学马道林副教授的《基于力学反问题的触觉感知与控制》。此外,本次会议设置四个分会场。各位青年学者对多体系统相关研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交流,报告内容涵盖航天动力学、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生物力学等多个交叉领域,现场讨论热烈,学术氛围浓厚。经过两天的学术交流,第八届多体系统动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本次会议为青年学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展现了我国在多体系统动力学领域的研究活力,必将有力推动力学学科的创新发展。
 2025-07-03   250
学会动态 | “2025非线性振动论坛”在苏州成功召开
学会动态 | “2025非线性振动论坛”在苏州成功召开
4月11日-13日,由苏州工学院主办,苏州工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与苏州工学院非线性动力学研究中心联合承办,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委会、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委会、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智能系统动力学专委会、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航空航天力学及控制专委会共同协办的“2025非线性振动论坛”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北京理工大学原校长、中国力学学会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海岩,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广西大学教授张伟,苏州工学院党委书记王培君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苏州工学院周碧柳老师主持。胡海岩院士在开幕式致辞中,对苏州工学院在青年人才引进方面所做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提到,在与苏州工学院的交流中,深切感受到学校对非线性振动领域青年人才的重视,这些青年教师展现出的潜力,正是学校人才培养成果的有力证明。同时他还指出,非线性振动作为动力学与控制学科的重要分支,在现代工程技术中有着广泛应用,他鼓励参会人员积极交流,发现新问题,寻找新方法。张伟教授表达了对苏州工学院支持并主办2025非线性振动论坛的感谢。他提到,苏州已有近20年没有承办过非线性振动系列的大型学术会议,在同一所学校形成有组织的科研,可以促进多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有利于打造学术名片。他鼓励青年学者打开思路,迎接挑战。本次论坛邀请了广西大学康厚军教授、石家庄铁道大学刘永强教授、北京理工大学靳艳飞教授、江苏大学韩修静教授等12位专家学者作邀请报告。此外,本次论坛还邀请了江苏大学毕勤胜教授、同济大学徐鉴教授、陆军工程大学王在华教授、燕山大学文桂林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王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瞿叶高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曹庆杰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江俊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徐伟教授、山东理工大学曹登庆教授等20余位业内知名专家,与青年学者们展开学术交流和探讨。非线性振动是动力学与控制学科的核心研究方向,近年来发展迅速,新成果不断涌现,但仍存在许多瓶颈。本次论坛为专家学者们深入探讨非线性振动领域关键挑战、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和前沿应用提供了高质量平台,加强了专家学者间的交流。来自全国10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近300名非线性振动领域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2025-07-03   255
学会动态 |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成功举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导会”
学会动态 |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成功举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导会”
为深化会员服务效能,提升青年科技人才科研项目申报水平,推动振动工程领域高质量发展,2月22日,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导会”在南京成功召开。会议特别邀请了国内振动工程领域资深专家东南大学蒋书运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舜酩教授主讲,吸引了省内十余所高校的青年学者参会交流。会议由学会青工委主任委员陈强主持。会议紧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要点,解读了当前基金申报的政策导向与热点方向,围绕选题创新性、研究方案可行性、申请书撰写技巧及评审标准解析等核心环节展开系统指导。为强化指导实效,会议特别设置了“专家问诊”环节,两位专家结合自身丰富的评审经验,对各位青年学者的基金进行一对一深度剖析,并提出了详实的修改建议。东南大学教授 蒋书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李舜酩参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辅导会内容干货满满,既有宏观政策指导,又有具体操作技巧。陈强主任总结会议,他表示,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青年学者指明了基金申报方向,还激发了青年人才的创新思维,为推动振动工程领域的科技创新注入了新动力。未来,学会将持续关注科技工作者的需求,通过举办学术沙龙、专家对接会等形式活动,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切实履行“为人才筑基、为创新搭台”的学会使命。供稿: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2025-03-14   397
学会动态 |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靖江圆满举行
学会动态 |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靖江圆满举行
2024年11月15日,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召开。学会副理事长、江苏东华校准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立出席会议并致辞,学会秘书长、东南大学副教授李彦斌出席会议,会议由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航天伺服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牛怡然主持。陈立认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科技发展的希望。青年工作委员会不仅是学会的新生力量,更是学科发展的先锋队和主力军。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是学会发展的一件大事,是推动我省振动工程领域青年人才成长的一项重要工作。他希望,各位青年能心怀梦想,勇攀科研高峰,利用平台优势,加强交流,携手共进,形成推动学科发展的强大合力,立足实践,服务国家需求,为社会和经济发展贡献青年力量。会议宣读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文件,颁发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聘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副研究员陈强做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宗旨介绍,与会嘉宾围绕青年工作委员会的未来工作展开讨论。在主题报告环节,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大学教授樊薇,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南京理工大学副研究员郑荣慧以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代洪庆分别作主题为《抗噪声相关系列方法及其在设备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多输入多输出振动环境试验技术》《声学超材料及声镊操控应用研究》报告。青年工作委员会的成立,不仅为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注入了新鲜血液,更为我省振动工程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我们相信,在学会与青年工作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将对接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实际需求,带动更多青年才俊积极投身科技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中,进一步推动我省科技创新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11-20   1243
12345 共56条 5页,到第 确定
会员申请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