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之家
会员之家

会员风采 | 2023年优秀硕博士奖获得者——高玉强(博士)

发布时间:2024-11-14   浏览:1021次 返回列表


2024

本期人物




个人简介



高玉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航空航天力学及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智能系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23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23年11月进入智能装备动力学中心胡海岩院士学术团队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王立峰教授。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Acta Mechanica,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等国际期刊审稿人。获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资助,获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优秀硕博士奖(博士)。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力学超材料宽低频减振隔振设计、智能超材料主动控制与多功能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

科研成果


1.提出了多振子超胞局域共振超材料的概念,发现了多带隙耦合并形成宽频带隙使其在宽频率范围实现隔振,通过实验揭示了带隙耦合现象,验证了多振子超胞局域共振超材料的多频、宽频振动隔离性能。

2.提出了压电材料对超材料的波动行为进行自适应调控的策略,在不改变超材料构型的情况下得到了负等效密度、负等效模量和超大泊松比等超常规物理属性,获得了隔振、滤波、可编程波导功能和负折射现象集一身的多功能超材料。基于遗传算法,对超材料梁中的电学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后的超材料梁实现了超宽宽频振动抑制,并得到实验验证。

3.设计了一种具有主动控制的超材料。利用非局部反馈控制,实现了带隙拓宽,并打破了控制力在空间上的对称性,在宽频范围上实现了波的非对称传播和定向放大功能,在有限周期结构中发现了非厄米趋肤效应。利用编码可切换弹性波在超材料中的传播状态,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5.研究了时滞控制对超材料能带结构的影响,揭示了时滞效应对带隙调控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时滞控制器优化算法,在目标衰减率下实现了最大带宽,以及在全频范围上实现了最大的振动衰减。

研究成果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Composite Structures》、《Acta Mechanica Sinica》等期刊中发表论文15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


科研体悟



在科研的征途中,遭遇失败与挫折实属常态,每一次跌倒都蕴藏着获取珍贵经验与深刻教训的机会。深入剖析问题本质、不厌其烦地重复实验步骤,以及对数据展开详尽的分析,构成了推动研究进展不可或缺的环节。坚持不懈地学习新知并保持对学术前沿动态的敏锐洞察,是激发科研活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石。

会员申请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