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风采 | 水工振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曹翔宇
2025
本期人物 个人简介 曹翔宇,1992年7月生,工学博士,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高工,兼任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理事、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水工振动专委会副秘书长。2015年于东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本科毕业,2021年于大连理工大学水利工程系博士毕业,2021年7月入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材料结构研究所。 研究方向 致力于大坝、水闸、堤防等涉水工程安全防控与提能延寿领域的研究和工程实践,围绕涉水工程时空监测数据深度挖掘、水工病害无损感知技术、水工结构应急抢险关键技术及装备等方面开展研究。 (1)团队聚焦水工建筑物智能化监测、检测领域,提出了具备环境自适应能力的拱坝震后损伤诊断方法、面向最优化损伤诊断的感知策略和故障传感器的自校正方法,破解了传统诊断方法难以甄别结构性特征变化和非结构性特征变化的难题,初步实现了拱坝在震后复杂多变环境中损伤状况的自感知、故障传感器的自诊断及监测误漏报数据的自重构。此外,搭建了室内水工建筑物水下检测、修复试验平台,为水下损伤检测处置流程化、模块化、质量控制及处置效果提供技术支持。 (2)团队聚焦水工建筑物的应急处置领域,利用水对地形的天然自适应能力和冰自身的抗剪、抗拉压性能,提出了“水囊-冰塞”协同预应力临时封堵系统,研发了适用于深水、大直径隧洞水下运输就位、安装、拆除的冷冻器施工技术,守住了大中型水库深孔闸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底线。研发成果可直接服务于水利、供水管网等领域面临的实际临时封堵需求,可有效降低封堵风险、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专项资金1项、重点实验室基金1项;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1项。依托项目支持,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13篇,参编行业标准1项、行业指南1项、地方标准1项、团体标准1项,获厅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和参加20余项水利和交通工程检测和安全评价项目。担任建筑结构学报、水力发电学报、Engineering Structures、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等期刊审稿人。 科研体悟 科研上,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解决真问题,衔学术纯粹之心,不慕古留今,不怠创新求索;生活中,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追求真美好,秉青衿不辍之志,不囿于常规,不竭热爱追求。